客户端
食品晚九点
国际食品
最新搜索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食品资讯 » 中国食品 » “无笼好鸡”,到底是什么鸡?

“无笼好鸡”,到底是什么鸡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4-06-26 09:03 来源:云无心是我微信号 原文:
核心提示:经常去麦大叔家吃饭的人,可能已经注意到,最近的鸡肉类产品包装以及餐盘垫纸上,出现了一个“无笼好鸡”的标识。这个“无笼好鸡”,到底是什么鸡呢?
  经常去麦大叔家吃饭的人,可能已经注意到,最近的鸡肉类产品包装以及餐盘垫纸上,出现了一个“无笼好鸡”的标识。
 
  这个“无笼好鸡”,到底是什么鸡呢?
 
  它其实并不是一种新的鸡,而是与行业有所不同的养殖方式。
 
  很多人都知道,现代化的肉鸡养殖,已经达到了堪称极致的水平:鸡的生长速度很快,在5到6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5斤左右的出栏体重,而且饲料转化率很高,长出1斤肉只需要不到2斤的饲料,水平高的甚至只需要1.5斤。公众中广泛流传“现在的鸡长得快是因为用了激素”,甚至一些医务人员也告诫家长“不要给孩子吃鸡肉,以免性早熟”。这完全是一个臆想出来的传说。实际上,现代化养殖的肉鸡长得快,是因为三大因素:生长能力卓越的肉鸡品种,按照配方奶粉理念设计的饲料,控温、控湿、控光、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。这样的养殖,并不需要激素(实际上激素反倒可能影响生长导致死亡率增加),而且国家法规也严禁使用激素。
 
 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“速成鸡”“白羽鸡”。
 
  麦大叔家的鸡也是这种现代化养殖的白羽鸡。不过,肉鸡行业的一般理念是追求“尽可能高的空间出产率”,也就是尽可能增加鸡的养殖密度,在相同的养殖面积下产出更多的鸡。常规的操作就是把鸡关到笼子里,甚至用两层或者三层的鸡舍。这样,鸡的活动空间很小,活动少,也就减少了运动消耗,更有利于长肉。
 
  这种方式也一直被动物福利人士所诟病。其实,不考虑动物福利,而只是从食品本身的角度,运动量小的动物肉质相对也可能要“差”一些——大家喜欢“走地鸡”,一大原因也是“走地”有助于肉质的提升。
 
  麦大叔家的“无笼好鸡”,就是放弃了高密度的“楼房”笼养方式,而是把白羽鸡放在“大平层”里,给予它们更多的活动空间。在地上,还铺上了5到10厘米后的水稻壳,不仅干净卫生而且不会扬起尘土,鸡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发挥“啄”与“刨”的天性。一旦这层垫料湿了,饲养员就会及时更换。
 
  在鸡脚上装上计步器的统计结果显示,麦大叔家的“无笼好鸡”,每天大约能有“千步”的活动量。跟人类或者漫山遍野觅食的“土鸡”相比。,这个运动量或许不算大,但在肉鸡养殖中,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运动量了。
 
  麦大叔家对于鸡肉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是“无笼”。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“不看不知道”的地方,比如:
 
  ——养殖场的卫生要求很高,饲养员在一批小鸡开始之前就要进场准备垫料,小鸡出栏之后还要进行清洁消杀等,在这个周期(超过6周的时间)。在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两点一线生活,而且每天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还要进行二次消毒;
 
  ——坚持良好的卫生标准,他们的理念是“通过科学严苛的前期管理降低鸡只生病的概率”。鸡场的选址需要远离城市喧嚣,设计上区分外围/生活区/工作区,不同区块之间进行分离隔断,并且限制外来人员进出等等。鸡场内按照设定标准监控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通风等等,再加上精心配方的饲料(跟婴儿奶粉一样还要根据鸡龄分“段”)和科学合理的疫苗,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了鸡生病。不生病,自然也就不需要用药。包括以前养殖业盛行的“不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”,也已经被摒弃了(从2020年起,中国也全面禁止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);
 
  ——肉鸡的生命很短暂,麦大叔追求“在它们活着的时候是健康快乐的”。到了出栏的时候,从抓鸡、运输、屠宰、加工的整个链条中,也有一系列针对动物健康福利的相关要求和指标。比如抓鸡不能抓翅膀和拎脚而要采取托抱的方式;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(比如寒冬或者酷暑)运输时间段及时间有限制,运输车辆需要加盖防护措施等;到达屠宰厂待宰停留的环境也有控温通风的要求。尤其是到厂后还有涉及动物福利的一些指标检查和确认,比如到厂死亡率/断翅率/淤血率等超过设定的指标,供应商就需要进行改善,如果过于严重甚至会被停产。
 
  这样的要求,会使从农场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都把鸡的生活状态放在心上——它们的生命虽然短暂,但在“赴死”之前,一直还是轻松快乐的。而这种轻松快乐,避免了鸡因为“应激”而改变激素分泌,影响肉质。
 
  标签上的“无笼好鸡”四个字,背后是一整套的“养殖—屠宰—加工”标准体系。高于法规要求和行业常规的标准,意味着更好的品质,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管理投入。对于麦大叔来说,因为采购量足够大,自然也就有了对供应商和农场“提要求”的资格——麦麦农场和供应商,也就会把“麦麦标准”作为坚守的标准,甚至成为行业标杆。
 
  良好的食材不是检测出来的,而是生产出来的。从养殖场/农场到餐桌的整个生产流程中,都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,才能获得优质的食材。麦大叔家的这套“无笼好鸡”生产管理体系,其实已经践行了三十多年。现在,借助于社交媒体的发达,他们也启动了积极向消费者展示的行动,通过直播间向大家直观展示鸡肉以及其他食材的原产地等溯源情况。对食品溯源感兴趣的网友,很值得一看,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发出“哇塞,原来这么高级”的感叹。
日期:2024-06-26
 
 行业: 畜禽肉品 包装材料
 标签: 鸡肉 包装
 科普: 鸡肉 包装
 
[ 食品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 
行业相关食品资讯
 
会展动态MORE +
 
推荐图文
按字母检索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
食品伙伴网资讯部  电话:0535-2122172  传真:0535-2129828   邮箱:news@foodmate.net   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