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端
食品晚九点
国际食品
最新搜索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食品资讯 » 中国食品 » 藏在“凉皮”中的安全隐患?仅1毫克即可致命!

藏在“凉皮”中的安全隐患?仅1毫克即可致命!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4-06-26 09:40 来源:食安厦门微信号 原文:
核心提示:炎炎夏日,凉皮成为解暑新宠,但是,我们必须警惕这些食物中可能隐藏的“致命杀手”。米酵菌酸主要影响肝脏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,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。
  一碗凉皮、一把豆芽
 
  一撮黄瓜丝、一勺油泼辣子
 
  几滴老醋和料水
 
  拿起筷子翻两翻
 
  酸辣味裹挟着沁人的黄瓜味直钻喉咙
 
  原本疲软的胃口迅速被激活
 
  炎炎夏日,凉皮成为解暑新宠,但是,我们必须警惕这些食物中可能隐藏的“致命杀手”。
 
  米酵菌酸主要影响肝脏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,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。
 
  什么是米酵菌酸?

  01

  毒性强
 
  米酵菌酸毒素进入人体后,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,也有少数人在 1~2 天后才会发病。它对人体肝、肾、心、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损害,且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。
 
  02

  耐高温
 
 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,即使用100℃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。
 
  03

  隐蔽性强
 
  米酵菌酸还善于伪装。长出毒菌的米粉从颜色、气味、滋味来看和正常米粉没有差别。也就是,被污染的米粉是看不出来、闻不出来、也尝不出来的。
 
  中毒后有何种症状?
 
  01
 
  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、腹泻腹痛、头晕无力。
 
  02
 
  重者出现头痛、肌肉痉挛、黄疸、肝肿大、皮下出血、呕血、血尿、少尿、意识不清、烦躁不安、休克甚至死亡。

  中毒后如何自救?

  01

  先“催吐”
 
  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米酵菌酸中毒,应第一时间催吐。
 
  02

  再“就诊”
 
  及时去最近的医院就诊,告诉医生有进食疑似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高危食物史。后续配合医生根据病情轻重,及时治疗。
 
  03

  注意“三保留”
 
  如果确诊为米酵菌酸,应遵医嘱,及时洗胃,同时注意留存洗胃液、呕吐物、剩余食物等,送至专业机构检测。
 
  如何预防误食米酵菌酸?

  01

  渠道正规、证照齐全
 
  ●外卖订餐前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是否齐全,取餐时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、清洁。
 
  ●如需买回家食用,建议购买现制现售的凉皮,如果是商家提前用塑料袋打包好的凉皮,应注意是否存放在冷藏柜中。

  02

  颜色一致 形态正常
 
  品质好的凉皮色泽均匀一致,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,新鲜的凉皮还有粮食的清香味。如发现颜色或味道异常,应立即停止食用。
 
  03

  避免自制 查验包装
 
  ●家里不具备专业的发酵环境和消毒条件的,不要自制发酵食物,可能因有害微生物侵染,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加。
 
  ●若购买预包装凉皮,应仔细查看标签标识,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信息完整规范,不要购买包装有破损或已经涨袋、感官不正常、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凉皮。
 
  专项检查
 
  近期厦门潮湿闷热
 
  食物腐败变质风险增加
 
 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
 
  为防范食源性疾病发生
 
  对辖区内重点餐饮服务单位
 
  开展专项检查
 
  尤其是涉及凉皮、发酵玉米面制品
 
  以及河粉等湿米粉制品的制售经营者
 
  检查内容
 
  监管人员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、现场检查指导、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等方式,为群众饮食安全保驾护航。
 
  存在问题
 
  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商家存在后厨原料贮存未达到离地离墙标准、未及时封口问题,监管人员责令其现场整改。
 
  接下来,监管部门将继续
 
  结合夏季饮食特点
 
  加大对热销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
 
 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
 
  积极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
日期:2024-06-26
 
 行业: 餐饮
 标签: 凉皮
 科普: 凉皮
 
[ 食品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 
行业相关食品资讯
 
会展动态MORE +
 
推荐图文
按字母检索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
食品伙伴网资讯部  电话:0535-2122172  传真:0535-2129828   邮箱:news@foodmate.net   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