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端
食品晚九点
国际食品
最新搜索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食品资讯 » 中国食品 » 梅雨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,请查收

梅雨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,请查收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4-06-26 10:02 来源: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号 原文:
核心提示:据苏州市气象部门测报,我市于6月19日入梅,7月上旬中后期出梅,此次梅雨期间短时强降雨频发,整体降雨量较大、持续时间较长,会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重大影响。为扎实做好防汛防涝,积极应对灾害天气,抓好灾后生产恢复,降低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,现提出梅雨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,水产养殖从业者请查收。
  据苏州市气象部门测报,我市于6月19日入梅,7月上旬中后期出梅,此次梅雨期间短时强降雨频发,整体降雨量较大、持续时间较长,会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重大影响。为扎实做好防汛防涝,积极应对灾害天气,抓好灾后生产恢复,降低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,现提出梅雨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,水产养殖从业者请查收。
 
  01

 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
 
  1.维护设施,关注天气。提前做好进排水系统、护坡防逃设施、电力设施以及生产用房的安全检查;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切实做好防洪、排涝工作,安全用电,确保人身和生产安全。
 
  2.调节水质,养护水草。时刻关注水位,以防溢池漫埂,造成养殖对象逃逸;勤开增氧机,并配合使用增氧剂应急,保持充足溶氧;定期使用生物制剂,防止水质恶化,增加透明度,促进藻类生长,调节水质;种草的虾蟹塘,要做好水草养护工作,及时疏通水路、刈割冒头的伊乐藻等水草,防止水草过早漂浮和腐烂,及时清除池面的水草和杂物,保持水面清洁,定期补充水草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,使水草始终处在旺盛生长状态,充分发挥水草增氧和净水的作用。
 
  3.适时消毒,预防病害。加强巡塘,发现浮头、体色发黑、离群独游等异常情况及时诊断,对症下药,定期使用碘制剂等消毒水体。同时,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、免疫多糖,或三黄粉、大蒜素等中草药及免疫增强剂等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。
 
  4.注意防霉,适量投喂。梅雨季节饲料易潮解和霉变,要做好饲料储存和保管。视池塘水质、天气、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日投喂量。如遇连续阴雨天气,减量投喂;短时间内强降雨时应少量投喂或者不投喂。待天气好转后,逐步恢复投喂量。
 
  02

  强化灾后生产管理
 
  1.修复养殖设施设备。尽快修复电力、道路、进排水等基础设施,确保道路畅通并恢复供电;抢修和加固损毁的池埂、拦鱼设施、渔业机械等。
 
  2.恢复水产养殖生产。查清塘内存留的养殖水产品,发生养殖水产品决堤外逃的池塘,及时补放优质苗种,苗种无法补放的,及时调整养殖品种;做好水质调控,科学开启增氧机,并进行精准饲喂,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力。
 
  03

  抓好灾后病害防控
 
  1.做好无害化处理。及时做好因灾死亡水生动物的无害化处理,及时打捞养殖水体中的其它杂物,并对打捞工具、器皿等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病原滋生和传播。
 
  2.加强病害防治。坚持早晚巡塘,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对象有无浮头、发病等现象,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。同时,因强降雨后的养殖环境突变,易造成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,抗病能力降低,要做好科学投饲,提高鱼体免疫力;对发病的水生动物及时诊疗,对症用药。
 
  来源:市水产技术推广站、局渔业渔政处
日期:2024-06-26
 
 地区: 苏州市 江苏
 行业: 渔业水产
 标签: 水产养殖 水生动物
 科普: 水产养殖 水生动物
 
[ 食品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 
行业相关食品资讯
 
地区相关食品资讯
会展动态MORE +
 
推荐图文
按字母检索 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I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U | V | W | X | Y | Z
食品伙伴网资讯部  电话:0535-2122172  传真:0535-2129828   邮箱:news@foodmate.net   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